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石像
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石像,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了很多的历史人物,对于他们的丰功伟绩也是了解过了,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石像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能力不错的魏延为什么会受到上司、同事的另眼相看呢?很简单,早在魏延一出场时,他便被诸葛亮贴了一个标签“脑后反骨”,这个标签对魏延是非常不利的。不管他魏延如何成长,官位如何升级,他都改变不了之前长官诸葛亮给他贴上的标签。这一点,对于魏延来说是不公平的。
带着这种不愉快的心情,魏延还是加入了蜀汉王朝,最开始跟随老大刘备入侵四川,充当起了刘备的王牌大将,后来又被刘备重用,做上了汉中太守。然而,在刘备死后,魏延的地位似乎也跟着一落千丈,不但提出的计谋不被采纳,就连最后自己的老命也交待在了自己人手中。
魏延在入川之战中,屡立功劳,又帮助蜀汉镇守汉中10年,可以说是功劳功劳卓著。但为何最终的结局却是被蜀汉王朝夷灭三族呢?然而,蒋琬担任蜀相之后,念魏延昔日之功,替魏延修建了祠堂。而且还令后世之人又在魏延墓的正前方,修筑了三个石像。
相传这三个人分别跪在魏延墓前,据后世史学者观察,在这三个人之中,有一人乃是马岱,另外一人便是当时的丞相参军杨仪,那么,第三人到底是谁?总体来说,这三人是在向魏延忏悔,言外之意就是魏延被夷灭三族是被冤枉的,魏延当时其实是并没有反心的。关于这一点,首先来看一下史料的记载。
相关历史记录:
1、《三国志/魏延传》:“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2、魏略: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从上述两点历史记载来看,说魏延有反叛之心,的确是证据不足。在陈寿的三国志之中,明确交待,当时魏延是想杀掉杨仪以除心头恶气,但是他并非想投奔曹魏,甚至是夺取汉中,进而威胁刘禅的统治。
魏延是怎么上位的?魏延其实是刘备心目当中,可堪当大任的大将。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之后称汉中王。这个时候,他没有派遣跟他多年东征西讨的结义哥们张飞去守汉中。而是直接提拔了魏延,当时军中一片惊讶之声。
刘备当时是不是用错了魏延了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魏延早就已经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了,就在魏延就职汉中太守不久之后,蜀汉王牌大将关羽因为战略上的错误,身死于临沮,其后,张飞又因为过于冲动,死于下属之手。后来,刘备东征,更是把蜀中大部分兵马都结果在了夷陵。
毫不夸张地说,魏延也犹如诸葛亮一样,受任于危难之间。刘备去世之后,南中地区叛乱,而且对于孙吴之间的联盟合作关系,又得重修。而且,汉中这块土地,对于刘备乃是整个蜀汉来说都是极为重要。因此,镇守汉中之大将,必须要有过硬的实力,加上胆量与全局观。
武力、胆量、实力、统观全局的战略观,这些张飞他都有,但是唯一不好的是张飞喜欢喝酒,而且一喝完酒之后还喜欢耍酒疯,这一点乃是张飞最致命的缺点。作为大哥,曾经说数次劝谏张飞,希望他可以改。不要经常鞭挝健儿,适量饮酒,从刘备的人事任命来看,似乎张飞并未改正。后来,刘备也就只有任命魏延为汉中大将了。
在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时,刘备就当众问了魏延,今天安排给你如此重大的职备,你将怎么来工作呢?需要拿出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呢?《三国志》: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刘备这个老板,是经历过困苦的,他在用人方面绝对会再三考察。魏延当即就回答道,誓当阻挡曹魏兵马。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曹魏10万兵至,为你侵吞。若是曹魏所有兵马至,为你挡之。
刘备当时听后,热血沸腾,心想,“这小子,就是我想要的人!”而后,魏延便走马上任。魏延在汉中采用的战略是:“占据要地,利用壁垒,重兵防守外围”,直到后来诸葛孔明北伐时期,汉中都没有一个魏兵进来。从某种方面来说,魏延的确是做到了对刘备的承诺。
魏延之死
于公,魏延算是做到了尽心尽力。于私,也算是对得起刘备的知遇之恩。但是,现实却跟魏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被刘禅给夷灭三族了,连个骨血都没有留下。说起来,也真是一个悲剧!更是蜀汉王朝的不幸!
为什么说是蜀汉王朝的不幸呢?很简单,魏延他不是一个该杀之人,但是魏延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重大的处罚呢?说到这里呢,不得不提到魏延做人的态度了。魏延,的脾气有8分像关羽,“刚而自矜”,特别看不惯小人。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为征西大将军,当时杨仪为丞相参军。魏延之勇,可为武将之楷模,杨仪同样也可以很快打理好军中事务,处理好,军械、粮草,人马安置等问题。但是呢,魏延觉得杨仪就是一个小人物。同样的,杨仪亦觉得魏延就只是一介武夫而已,上不得大的台面。因此,杨仪、魏延二人,时常会小打小闹,甚至会惊动诸葛亮。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作为蜀国丞相,孔明亦是没有办法让魏延、杨仪二人,可以通力合作。
魏延跟杨仪是耗子见了猫,搞不好!同样的,魏延也与刘琰不和,刘琰这个人同样是一个文人,史料说他擅长谈论,不过在魏延看来,就是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多大实际用处。因此,二人意见相左,他们不和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杨仪,做事能干,而且还深受诸葛亮喜爱。刘琰擅长谈论,空口说白话。这两个人在魏延眼中,皆是不可为伍的。上文说过,魏延为人刚强,曾经几次魏延都向杨仪拔刀相向,幸得诸葛亮阻止,才未酿成大错,这其实也是大多数武将的作风。
诸葛亮北伐是从228到234年,前后长达7年之久,在这7年之中,魏延可以说是忍受够了。为什么呢?第一,他提了一个奇谋兵走子午线,出兵不意,迅速拿下长安和潼关。而后诸葛亮的大军则到潼关与魏延军马合军一处,如此一来可以打开中原重镇之门。
然而,大好的兵略被诸葛亮否决。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你看,从这个记载就会发现问题了,魏延不但看不起杨仪,刘琰等同事,而且在背后还抱怨起了诸葛亮。魏延觉得诸葛亮过于小心,胆小。因为自己好的战略,得不到施展,魏延常常在背后抱怨。
取祸之道
对于应该如何打仗,诸葛亮岂会不知,他只是看得更远。且不说子午道是否能走得通,万一曹魏人马有了防备,你魏延率领的1万人马不保不说,还有可能打仗诸葛亮的整个军事行动。作为一名军人,不服从上司调度,这本就是大不敬之罪。
然则,魏延又与丞相参军,置气,这是作为一名大将不应该有的举动。更有甚者,在大帐之下,直接拔剑相向,这岂不是有失大将身份。这股子刚劲,还有哪个人敢跟你合作。就算是之前的关羽,他都未有如此行事之记录。总体说的,魏延,交恶,杨仪、刘琰、抱怨诸葛亮,此乃是取祸之道也。
公元234年,诸葛亮北伐未果,身体已经吃不消了。临死之前,安排马岱斩魏延,杨仪操持军事事务,姜维断后。诸葛亮为何要安排马岱斩杀魏延呢?很简单,诸葛亮料定在他死后魏延必定造反,恐其会夺取刘禅基业,因此才安排马岱斩杀。
但是事实上却是诸葛亮料错了。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魏延的确没有谋反之心,只不过是想凭着本部兵马,斩掉杨仪,以此除去心中数年以来的恶气罢了。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此乃是魏延所做的第一步军事行动,让人攻打杨仪,其意图很明显了。
夷灭三族
很可惜,魏延想除掉杨仪的'想法失败了。不但如此,自己亦被马岱所斩。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只可惜,一代名将魏延没有死在曹魏人之手,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真是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
魏延墓
在魏延被杀之后,魏延此前带领的本部人马,冒着生命危险抢回了魏延的尸首,并且将其安葬于南郑城的荒野之中,其墓地非常的草率。后来,蒋琬为相之后,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觉得刘禅当时对魏延的处罚,未免有些过了。他虽然有犯上作乱之举,但未造成重大影响,最多也就是终身吃牢饭,更不至于三族尽灭!
为此呢,蒋琬认为朝廷有亏于魏延。因此,在蒋琬的建议之下,朝廷开始给魏延重修墓地。而且,最终还在魏延的坟墓之前,跪立了三个石像。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马岱。其意思很明显,就是让杨仪、马岱二人,终身向魏延赔罪。
那么,第三个跪立的人是谁呢?传言有人说是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下的令,让马岱除掉魏延的。其实,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诸葛亮其实就是为了保全大局不乱,作为一国丞相,他肯定要除去有可能为祸者。同时,诸葛亮对于蜀汉来说,亦是功高绩伟,刘禅事他如父,因此,蜀汉朝廷是断然不会让诸葛亮石像跪立于魏延墓之前的。
因此,综合来看,第三个石像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跟魏延不和的刘琰,因为蜀汉朝廷有了,杨仪、刘琰,加之魏延本性刚强,桀骜不驯,为此给自己铸下了大祸。说到底,魏延是死在了与杨仪的政治争斗。真是悲哉,哀哉
魏延墓前跪着3个人,除了诸葛亮,他们两个也难逃责任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手下拥有一批或骁勇善战的武将,或善于权谋的谋士,大家可能知道的比较多的也就是诸葛亮,但是有一个人物在当时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但是和诸葛亮的职务不同,他是武将。他就是魏延大将军,一开始他在刘备的军中是充当军师的角色,后来因为军事能力突出,刘备把他提拔成了镇远大将军,并派他掌管汉中地区,可见对他十分看重。
魏延是蜀汉时期刘备手下的名将,跟随刘备打了许许多多的仗,不仅军事能力超强,而且也很善于权谋,所以深得刘备的器重,在刘备自封为王以后,他又跟随诸葛亮去北伐,收复了大片疆土,虽然他这个人有奇才,但是在性格上面比较孤傲,叛逆,常常爱耍小孩子脾气,不听人劝。
而且他和诸葛亮的看法常常相反,闹得矛盾重重,尽管一开始诸葛亮也十分的看重他的才华,到后来也也渐渐开始不满。魏延的将军名声在外,深得民心,渐渐的,刘备也感受到了危机,要知道身在上位者是最怕下位者功高盖主的。
但是魏延除了性格桀骜一些,根本就没有别的小心思,一心一意的想要报效国家,然而,这样一个大忠诚,最后却惨遭诬陷,最后,满门抄斩。他死后蜀国的宰相认为他虽然有错,但是也算是对国家有功,不该沦落至此于是亲自为他修建了一个墓地,现在的地址大概在陕西省的汉中市。如果现在去那边旅游的话,还会发现在他的墓前有三个跪着的石像,那么到底是谁呢?专家看后给出了答案:一个是诸葛亮
第一个就是诸葛亮,虽然孔明先生在大家心中是一个足智多谋,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形象,但是就魏延的死这件事来说,他确实难逃其咎,因为当时魏延在朝廷有一个死对头叫杨仪,他一直对魏延怀恨在心,想要借机除掉他,尤其是魏延现在还特别深受刘备的器重。他害怕当他上位以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借机向诸葛亮和刘备上表,你也找了一些证据构陷说魏延要造反。
本来刘备和诸葛亮是不相信的,但是偏偏这个时候,董允和蒋琬又为杨仪做担保,本来心中已经对魏延有些不满的两个人,就顺水推舟下令斩杀魏延。那么第二个雕像就是杨仪了,毕竟他就是那个诬陷魏延造反的人。那么还有一个雕像是谁呢?他就是刘备派出去追杀魏延的大将马岱。
魏延墓前跪着三个石像除了诸葛亮,另外两个是杨仪,马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