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悲伤深埋于心底

时间:2024-10-15 11:27:01
把悲伤深埋于心底

把悲伤深埋于心底

把悲伤深埋于心底,人不可能每天都开开心心,我们总会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情,悲伤逆流成河,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伤心在所难免,我们要及时的转变心态,下面一起阅读把悲伤深埋于心底。

  把悲伤深埋于心底1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关于关于悲伤,关于亲情,关于生活的好电影。我们在影院里、网络上看到过太多滥情、伤情的电影,不是悲到极致,就是喜到极点。其实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大悲大喜?平凡世界中更多的是带着生活的伤痛默默前行的凡夫俗子。他们既不哀哭失声,又不喜形于色,只是躲在暗处,自己的伤口,然后继续生活。《海边的曼彻斯特》冷静地展示了这样一段人生,比那些我们常见的煽情之作更为感人。

波士顿住宅区的物业维修工李·钱德勒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从早到晚干着最琐碎的活。突然,他接到电话,他的哥哥乔心脏病发突然去世了。李不得不放下工作,到海边的曼彻斯特小城去处理哥哥的后事。律师告诉他,哥哥立下遗嘱,要他当儿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并给他留下了搬家的钱,让他回到曼彻斯特。多年前,因为李的过失,一场大火烧死了他的3个孩子,妻子兰迪也因此离婚。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使李想起那场令他痛彻心扉的灾难,所以他实在不愿意回到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但帕特里克舍不得自己的朋友和乐队,不愿意离开曼彻斯特。于是,叔侄俩的拉锯战在割不断的亲情中开始了。

在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上,《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了6项提名,除了最佳影片、导演、原创剧本奖提名外,还有3项是关于表演的,最佳男主、女配和男配提名。显然,这部影片的表演是值得说一说的。饰演李·钱德勒的卡西·阿弗莱克贡献了极其出色的演技。在影片中,他没有太多的肢体动作,仅靠一张脸就将李的悲痛与悔恨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开头一连串的通马桶、修水管、铲积雪的镜头和在酒吧喝闷酒寻衅斗殴的镜头,把李无比痛苦压抑的内心表露无遗。后来李和前妻兰迪街头相遇,我们分明看到,面对兰迪痛苦的表白,李即将崩溃的内心世界。这才是堪称优秀的`表演。我的观点,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应该给卡西·阿弗莱克。另外,饰演帕特里克的卢卡斯·赫奇斯和饰演兰迪的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表演也精准到位,细腻深刻,值得夸赞,获得奥斯卡最佳男、女配角奖提名理所应当。

除了表演之外,本片编剧兼导演肯尼斯·罗纳根克制内敛且细腻真挚的叙事风格非常精彩。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原创剧本奖的提名就是冲着他来的。这本是一个往事不堪回首的悲伤故事,一般的处理往往会渲染悔恨心情,催人落泪。可肯尼斯·罗纳根却控制得很好,以平静的节奏慢慢讲述。李的沉默寡言性格和在酒吧的狂怒爆发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他心底的痛。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刚看的《血战钢锯岭》,肯尼斯·罗纳根的克制内敛叙事风格和梅尔·吉布森的夸张煽情叙事风格完全是两个极端,显然前者要高明许多。

我一直不怎么习惯闪回和倒叙、插叙的叙事方式,用得不当容易使影片支离破碎,但《海边的曼彻斯特》频繁的闪回却用得恰到好处。一个个简短的闪回把细碎的生活片段拼贴起一个沉默寡言、墨守成规、又极易爆发的人物形象,符合思维规律,比常规的正序讲述效果更好。比如在律师办公室,李得知哥哥在遗嘱里指定他为帕特里克的监护人时,不断地闪回他和哥哥以及朋友们凌晨两点钟还在自己家玩乒乓球的快乐时光。那种兄弟之间的温馨感情满满地溢出镜头之外,令人动容。

不过,我觉得《海边的曼彻斯特》最精彩的是结尾。看片时,我一直以为最后李会化解悲痛,回到曼彻斯特。这是好莱坞常规的“大团圆”结局,也是中国观众习惯的结局。但是影片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回答。这时,我恍然大悟,才领会到编导肯尼斯·罗纳根的良苦用心。是的,我们都有期待美满的良好愿望,但生活中却没有那么多美满。悲伤和悔恨往往是无法消除的,即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这种永远的痛深深地藏在我们心底,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不管你生活中曾经有过多少遗憾、悔恨,不管你是否战胜了它,或者遗忘了它,你都要努力生活,不被遗憾和悔恨压倒。

  把悲伤深埋于心底2

那天,偶遇三十多年前的队友,三言两句就回到了当年的时光,只是我们两的记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彼此回忆出来的对方都不是记忆中的自己。在他的记忆里,我当年就是一个无忧无虑、风趣幽默的小男孩。可是在我的心底,我却清晰的记得当年那些自卑、无助的细节。

喝点酒,我们互相补充着,很快三十多年前那个自己渐渐清亮起来,仿佛当年那个无声无息、自卑到尘埃里的自己就在眼前似的,终于无法克制自己,潸然泪下。

原来悲伤从未消失,只是深埋而已。

那时候,我十一二岁的样子,是一个无声无息的学渣,其实比起众人眼中有动静的学渣,更不幸的是可有可无的学渣,我不起眼到不小心消失一周都无人过问的地步。那时候,无聊到重复把糖纸从桌缝上滑落到地上,然后捡起来,再滑落下去,可以饱满的打发一天。

我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唯一可以同盟的就是他。原因是他是一个动静很大的学渣,很多次被老师罚站、或者画差生的范围、交不了学费、点名批评时,我们就变成了盟友。大概是无助的时间太久,即使是盟友我都误以为是朋友。多半时候,也都是热脸贴一个冷屁股的那种待遇。他会站在围观中,随着嘲讽和调笑我的节奏哄堂大笑,有时候他还能挖掘出我眼角的泪滴里挂着一颗眼屎、训练课上笨拙的动作,专门指出来,引得大家又是开花般的笑声。

即使这样,我怎么那么怕失去这个朋友,我偷偷跑出去给他买水,讨好般的献出我仅有的牛肉干,小心翼翼的讲述我的委屈和无助。他也总是一副和我不是一个层次的样子教训我,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直到他因为某些缘由被学校开除的当晚,他主动找我谈心,动情处甚至几度哽咽,如果不是他无意中说出“以后,我连你也不如”的话,我一定觉得他是我十一二岁最知心的朋友。

我现在记得他那句话出来之后,我就在清冷的月光下转身决绝的离开了他,尽管他非常无辜的立在那里喊着我的名字,问我什么原因的时候,我也没有回头,越走越快。风像一块完整的布匹,我硬生生的撕开一个缝隙穿了过去的感觉。我能感觉到风刮过脸颊的刺痛感。我慌不择路的终于跑到学校的一个比较隐蔽的角落,然后肆无忌惮的趴在院墙上哭了。

后来我知道这就是悲伤,是那种侥幸的讨好终于在被人看不起的真相中接受了自己的悲凉,是身前背后空空荡荡的无助,是那种自己都觉得自己如此轻贱的自卑和巨大的说不出来的无望裹挟着的无法兜底的自卑,这就是悲伤!

原本以为那一晚的悲伤,在我渐渐找到自己的专长、有了保护自己、安抚自己的能力之后,或者离开那个环境、长大成人,悲伤连同十一二岁的自己一并留在岁月的尘烟里,永不再来。想不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以为历经过风霜雪雨、经受过辜负背叛、早就接受了人情冷暖、酸甜苦辣的成熟男人,足以变得强大和通透,豁达和淡然。但是万万没想到,只需要当年那个旧人不经意的相遇,曾经就可以马不停蹄的复原。

原来悲伤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我们深埋而已。

突然明白,我怎么那么怕见旧人。因为见证过你人生最黯淡的旧人,他们那里存着你的不堪、自卑、失败、凌乱和所有的无能为力。原来悲伤永远无法消除,即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我们小心翼翼的深埋了它,它永远存在。只要给他一个旧人,轻轻一遇,就地复活。

长大其实就是不停的深埋自己悲伤的过程。这种痛只有深埋才不至于二次伤害,也只有深埋才让这人间看上去那么值得期待。只是深埋在心底的悲伤,有的发酵成了没有缘由的孤独,有的变成了眼角的沧桑和夜半醒来的惆怅,这也是生活的真相。

我现在完全理解了那些远走他乡的人,理解了近乡情怯的自己,理解了“你若在该有多好”的遗憾,理解了“那个背影特别像某人”的思念。我也彻底明白了得体的疏远和刻意的遗忘是对自己或者他人最好的善良。绕过悲伤活着,是明智的,深埋悲伤活着,是值得庆幸的。不管你我经历过多少遗憾、悔恨,不管你是否战胜或者遗忘了它,生活就是这样,除了努力,别无他法。

我们渐渐会变得柔软和善解人意。上了锁的门,我们就要学会止步;沉默了的人,我们就要学会闭嘴。那些突上眉头的忧伤,已经不小心又被哪一轮明月搅扰了曾经!

《把悲伤深埋于心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